黄友义译审的报告从“知识的力量”和“传播的意识”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具有启发性的翻译实例,探讨了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高度重视的种种“险滩暗礁”。译者除了态度严谨、技巧精湛,还需有高站位、宽视野。与会同仁不仅认识到翻译工作的辛苦与责任,还领悟了多角度的匠心与技能。面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死译、假对应、伪朋友,对译者包括语言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广大译者以“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精神从事翻译实践工作树立了标杆。
张文霞教授“谈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规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与定位,指出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让学生具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从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专业外宣人员的事,也不只是外语专业、翻译专业人员的事。大学外语教育教学大有可为。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教授以“新时代非通用语翻译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北外的培养模式。就我国目前开设的94种非通用语,他认为虽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却仍需要加强中国文化的教学,加强翻译专业课程,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
徐宝峰教授的“语言创新服务与全球汉学发展”,从汉学发展与语言服务的信达雅、译入和译出的语言服务机制的汉学家必须参与、汉学家语言服务价值和意义、汉学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四个方面对汉学家在中华外译中的作用做了介绍,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汉学家参与不可缺席。他认为汉学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提出了培养汉学家战略构想。
张森教授报告题目是“应用翻译中的信达雅”,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学术视角,强调了应用翻译中的信达雅的操作定义。张老师依次论述了”讲“的主体、“讲”的内容、与“讲”相关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他认为 “好”是“讲“的评判标准,他以自己实践教学中的鲜活的例证,通过翻译方法和技巧,论证了他对信达雅在应用翻译中的理解。具体解读为——内涵的完全对应、逻辑的协调一致;逻辑比形式重要、知识比内容重要。他还提出了结果为导向的评判标准,主张换位为读者着想,最快捷地被目的语读者理解。他认为需要重新定义中国故事内涵。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四大名著、儒释道思想、中国文化、艺术,还应该包括中国技术、中国工程、中国标准、工程建设的技术规范等等。